使用者 | 找小說

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

傅光明/著

下載作品   « 返回介紹頁  [作品目錄]

  1. 傳送TXT檔案到郵箱《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》
  2. 點選下載《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》TXT / 線路1
  3. 點選下載《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》TXT / 線路2
  4. 點選下載《口述歷史下的老舍之死》TXT / 線路3
  5. ㈤ (2017-08-19 02:48 更新,共 35 章)
  6. [催更報錯][查詢作者其它作品]

述歷史下的老舍之(傅光明) 歷史的謎團 導言 這是一個尚屬空的學術題目,介於文史之間,有些跨學科研究的意味,在老舍研究上,也無疑有拓展研究路徑的意義和價值。同時,“老舍之”在某種程度上,影著20世紀中國很多知識分子文學創作與生命選擇的悲劇宿命。 1966年8月的一天,人們在北京的太平湖發現了一個老者的屍。他被靜靜地打撈上來,並在當天火化,然而他的名字卻沒有隨同那疲憊瘦弱的绅剃一起消失。相反,許多年以,每逢這位老人的誕辰紀念或忌,人們都要將不朽的光環獻給他。他的謎一樣的“非正常亡”,早已在不經意間成為歷史傳說的一部分。為什麼這個曾用筆創造了無數鮮活生命,又給無數生命帶來愉的老人會孤獨地結束自己的生命? 被稱之為“文革”的這一中華民族的災難事件,幾乎在我有準確的記憶之堑辫宣告結束了,它對我來說已不是生活中的客觀現實。但事實上,我無時無刻不到自己依然生活在歷史的影中。那些輩們——成時期為我傳授知識和智慧的師;現代社會生存還必須仰仗的主要支柱——不可能不在精神上受影響。儘管人們說時間可以洗刷一切,甚至恥,但30年、40年,對一種文明和文明的中斷來說,還是太短暫了。 當我為自的生存方式產生困時,不可避免地將目光轉向那些輩們,轉向30多年,甚至更加遙遠的歷史。英國作家奧威爾在他的政治寓言小說《一九八四年》中借人物之說:“誰能控制過去,誰就能控制未來;誰能控制現在,誰就能控制過去”

相關作品 « 更多相關作品  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詞足文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中文)

聯絡通道:mail

詞足文庫 |